虚以天授,文与景合

唐可夫
2015-07-21

文化导读:古大将之才,类出天授。然其临敌制胜也,要皆先识兵势虚实,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。文士家作文,亦何独不然?盖意乘间则巧,笔翻空则奇,局逆振则险,词旁搜曲引则畅。虽古今名作如林,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。故一题到手,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。由实字勘到虚字,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。既入其中,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,而题无余蕴矣。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,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,予以数言了之,及其幅穷墨止,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,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,予更以数十百言,排荡摇曳而出之,及其幅穷墨止,反觉纸上不多一字,如是又何虑文之理明辞达、神完气足也哉!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,大将军得之以用兵,丈人得之以作文,纵横天下,有余力矣。

——《聊斋佚文辑注》 注❶

    有野史称,崖山之后无中国,文化大咖早已殉国。

    作为后辈,我绝不发哀号之声,前人殷殷教诲在耳,溯游而拾遗,厚积而偶得。

  【发源】

   世纪一度影视传媒有限公司若有根,可归于子昂故里,巴山蜀水之间。与名人同乡,耀且常羞,感念“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。念天地之悠悠,独怆然而涕下”,惭不语,我们任重而道远,还需修炼自己。

山水有灵,文化五蕴。有人说,文化之乡出来的后辈都是矫情的,没事喜欢吟吟诗,有事却只放厥词。对于这一点,其实我们是拒绝的。多愁善感,不是矫情,人文情怀就是需要思想的碰撞和反省才能磨炼出来的。没有天生的圣人,只有后来的贤者。

作为影视工作者,我们拥有着敏锐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。对于脚下的大地,我们饱含深情。我们敢于创新,挑战自己未来的道路,因为我们喜于成就。

作为熟知的兄弟和伙伴,我们互相了解,彼此包容和高效沟通,所以我们团结!

作为社会公民,我们都是通过大学教育走出的社会实践者。我们在工作中、生活中与我知、我学相互印证。谨记师说: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我们奉公守纪,诚以待人,精于处事。

【梦想】

梦里,汪峰问我:“你的梦想是什么?”

为了让导师转身,我一口咬定:“我是为了全人类解放而奋斗。”

梦里的梦里,我辗转反侧,难以入寐。

其实我是有梦想的。

我渴望让文化重新扎根在民间土壤,流淌于种族血脉之中。狐鸣呼曰:“妄想!”

如果重新释义,我想应该这样说:”我希望当吟诗不再附庸风雅,当议政不再道听途说,当学习不再八股风行,文化常态化,文化流行化足矣。“

匆匆数十年,拥有的选择很多,可有了梦想,我们才有方向,大道三千,我只取一条。

曾经我们也有很多幻想,都是都没坚定地为之奋斗。

Dr·陈,曾经在酒后失言:“现在的人喜欢骂,喜欢看,就是不去尝试改变,最多算瞎扯淡。我们可以生活得卑微,但可以想得伟大。既然这辈子被文化俘虏,那我们就去传播我的信仰。”

我愿为文化做走夫贩足!

我们选择了影视行业,不仅因为我们恰好有这个能力,更因为我们有这个信仰。

【文化】

   

   予独爱菊,所以菊开始有文化。

   出淤泥而不染,莲有了精神。

   咬定青山不放松,竹代表风骨。

   粉身碎骨全不顾,石灰就是正义。

君子,善假于物也,通过借喻,文化就似一汪清泉,在山水之间潺潺,让我们周遭的景与情合,变得婀娜生动起来。

但是从来就没有一个文人因为一句话而流传千古,在其后必然有着轰轰烈烈的运动。前贤多旧事,不敢问来人。

在我们眼里,文化也不是一段影像所能够代替,我们只是兴奋于这段影像能够表达我们的思想和态度,也能置身在某段轰轰烈烈的社会活动中,获得普众传播,并能够为某些伟大的企业和领袖服务。我们甘心做绿叶,因为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信仰。

当今企业,处于一个群雄并立,开始合纵连横的融合阶段。企业投机的机会不再那么多,都在想着怎么做成百年企业。成功可以偶然,但长存却是必然。一个好的企业必然会有好的风骨,以不动应万变,是战略上的根本。

所以我们想着,文化和企业的结合,就是文化的延续和企业的支撑,完全可以互利共赢。即使快钱热的现代,还是有很多公司立足于长久的。

综上所诉,我们提出“虚以天授,文与景合”的概念,取道德崇高、借景抒情之义。

   

   ❶释义:古代大将的指挥才能,大抵由天所授予。然而他们面对强敌却能取胜的原因,都是先了解敌兵部署的虚实,以避开实力攻击虚弱部位作为百战百胜的法宝。文士作家写作,难道不是这样吗?文章立意能出人意料则巧妙,写作的笔法风格能一反空淡平实则新奇,文章布局能打破常规则险奇,用词能旁征博引、广泛搜求吸取文辞就会流畅。虽然古今名作很多,也绝没有写不出硬写、就事论事、平铺直叙,而能写出好文章的。所以一个题目拿到手,必须静心思考题目的主旨理趣所涉及的范围,从实字推敲探索到虚字,再由有字句处,探到无字句处。已经这样做了,再周密地探到(文题的)四面八方,(这样就可以)使题目主旨内涵开掘得清清楚楚。等到弄清题意成竹在胸而动手写作时,一定要做,别人用数十百字还未能表达完的,我只用几个字就写完它,等到篇幅完了,停笔不写,反而觉得有数十百字在自己的笔下(言虽尽而意无穷)。对于别人几个字可写完的,我则写上数十百字,铺陈起伏,摇曳多姿,等到写完搁笔,反觉得纸上一字不多(语言虽多而不觉费墨)。像这样又何必担心文章未达到说理清楚、语言畅通、神采完备、文气充沛的地步呢!这就是所说的避实击虚之法。大将军获得此法用来作战,文士获得此法用来作文。纵横天下,有此足够了。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